第五百二十章 烛影佳略 满堂喝彩-《糜汉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
    相比于刘备的轻笑,众臣在听完糜旸的想法后,惊讶之余又纷纷疑惑起来。关中主体基本是由雍凉二州构成,但相比于凉州,雍州又称为司州,它才是关中的精华之地。
    关中七成以上的人口聚集在雍州地带。
    况且相比于雍州,凉州一地不仅人烟稀少,还杂居着许多异族民众,这让凉州的局势一向很不安稳。
    倒不是说凉州诸位汉臣不想收复,但相比于雍州,凉州无论从哪方面来讲,它的战略意义都是要靠后的。
    哪怕如大将军刚刚所言,他们不能马上出兵攻取长安,但为何要白白放弃攻取陈仓这个战略要地,而去夺取贫瘠的凉州呢?
    不仅众位汉臣感到疑惑,就是刘备也将目光望向糜旸。
    雍州与凉州之间,哪一者更为重要,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    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,糜旸郎朗开口言道:
    “以天下之形势,夺之能与天下相权衡者,唯凉州而已。
    何也?
    乃凉州之形胜故也!”
    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,糜旸用手指向关中地图上的凉州区域,他用自己的肢体动作,更加形象地为堂内众人讲述着他心中的战略。
    “自章武元年以来,伪帝曹丕窃据我朝北境而建逆魏,观逆魏之版图,如一展翅雄鹰。
    凉州、幽州皆为其之二翼。
    欲猎雄鹰者,岂不先断彼之双翼乎?
    而反观我朝,建国于西南,凉州位于西北,而自古以来,西南西北恒有互为屈伸之理也!
    关中之所以难攻,一者在于坚城林立,二者在于我军粮道偏远,无法进行长久攻城之举。
    可要是我朝收复凉州,则梁州与凉州即刻可连为一体。
    届时我军可囤积军粮于凉州,操练军士于凉州,待时机成熟之际,依渭水上流之势复入雍州,踏破潼关,大军东征之际,而破竹之形成矣。
    敌在关中,而平原之利,吾与敌共;敌在关东,而关中之便,正可东出破敌也。
    所谓欲固西南者,必争陇右;欲规天下者,必先得雍凉。
    有西南而无陇右,国必弱;有关东而无关中,国必危。
    前者喻我,后者喻敌也。
    若我军能先进取陇右,进而收复凉州,逆魏西臂自断,雍州再无纵深,长安何忧不能收之?
    天下又如何不能复之?”
    在众人面前,糜旸提出了要优先打造战略纵深的构想。
    对于一场战略大决战来说,优先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?
    绝不是贸然的贪功冒进,而是要优先打造己方大军的战略纵深。
    在糜旸看来,只要汉军能先夺下凉州,那么在梁州与凉州相连的情况下,汉军在关中的战略纵深就已经构成。
    战略纵深对一支军队有多重要呢?
    第一战略纵深可保证军队进行灵活的作战,有充足的腾挪转移的空间,不会被敌人硬生生地拖在一处,从而形成被反包围的局面。
    第二充足的战略纵深可从根本上消除,一支军队身为客军的风险。
    汉军一旦进入关中,那么汉军就立刻成为一支客军。
    客军在两军交战的时候,是有着许多弊端的。
    例如粮道绵长,例如不熟地形,例如兵士水土不服等等。
    而这些弊端一旦发生处理不慎被敌军所趁的话,那么别说这场仗能不能打赢,恐怕己方大军都有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。
    这不是危言耸听,不提太久远的例子,就说这几年汉军对魏军取得的胜利,不都是以主胜客的经典战例吗?
    而大汉暂无曹魏那么雄厚的国力,一旦这种灾难降临到汉军的身上,那大汉的根基顷刻就会受到一次重创。
    可若是汉军能夺取凉州,那么代表着汉军在关中有了一块地域广袤的根据地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