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9章 朗山设伏-《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画面拉回南怀化地区。

    杨尘带领第二副官耙耳朵,幽冥使者陈铭和另外几名战士,翻身上马之后,一路北进,跑出去大概20多里地,亲自勘察了足足有一个多小时,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伏击地点——下王朗山。

    下王朗山,位于下王庄和南怀化交界处,这里原本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山林地。

    因为敌寇入侵,第二战区中央集团军在此设立了一道防线,修筑了不少工事,还在这里同日军发生过几次正面交锋,使得原来的地形地貌遭到了不小的破坏。

    草木折断,乱石纷飞。

    不过一场大雪下来,这些痕迹都被很好的掩埋下去,朗山又恢复了原来的样貌。

    朗山山林呈东西走向,连绵数十里,南北宽四五里不等。

    一条从大同通往忻口的官道,从这朗山山中蜿蜒穿过。这里也是日军追兵从中路南下,杀向南怀化的一条必经之路。

    看着周围茂密险峻的银色山林,杨尘不禁感慨,这简直就是为鬼子增援部队量身定做的葬身之地。

    只要他们敢来,必将尽数殒命在这里。

    不,以小鬼子的尿性,他们一定会来的!

    杨尘刚选好伏击地点没多久,打扫完战场的李达、荣浩等人也纷纷率部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时间紧迫,杨尘当即吩咐他们开始在官道两侧布置伏击阵地。

    这个阵地的选择也非常有意思,不是在朗山以北,刚进入朗山的隘口位置。

    更不是朗山腹地,那些之前就被第二战区中央集团军构筑成防御阵地的险要之地。

    而是朗山以南,500米外的一处小丘陵地带,这里广义上还属于朗山,狭义上其实已经不是。

    之所以放弃那些绝佳的防御险地,而选择这么一片平平无奇小土丘。

    其实杨尘也是有着属于他自己的打算。

    那就是险地,日军必然会提高警惕心,适合打阻击,却不适合打伏击。

    所谓伏击,就是要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!

    出了朗山,放眼望去几乎一览无余,小小土坡,鬼子们定然不会放在心上;如此,鬼子们的警惕心也必然会放松下来。

    地雷,和炸药包等爆炸物品,杨尘早已经准备完毕,此刻正亲自带领战士们,在官道及其两侧的草丛中开始挖坑埋放。

    选择这里伏击鬼子,看似冒险,其实也是有些迫不得已。

    因为杨尘知道,他虽然挡住了中路的鬼子追兵,但左右两翼的鬼子追兵无人抵挡,肯定会以势如破竹之势,杀向忻口。

    因此,为了快速解决中路的鬼子追兵,尽可能削弱日军实力,然后回防忻口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