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三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-《三国创业日记》
第(1/3)页
面对满目疮痍的辽东,周义是百愁莫展。
以前网上看小说的时候,别人治理一个地方都挺简单,搞经济,促建设,大力发展人口。但是真的周义放到这个位置上,才知道时代的局限性和现实条件的制约。
辽东现在的问题,是缺粮。而粮草这东西没法一下子造出来,朝廷支援就不用想了,朝廷一时也没有那么多钱粮运支援辽东,就是有,向辽东运输也是个大问题。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,运输的成本就是个大问题,成本奇高。
如果走陆路运输,一万石的粮食,到辽东最多只能剩下十分之一,而且时间太长,远水解不了近渴。路上还有风险,盗匪四起,说不了没到到辽东就被那个就被强盗抢去了。
如果从青州支援,走水路运输,倒是可行,但是青州现在经过黄巾之乱也没有回复过来,现在也无粮。
眼看着冬天,越来越近,周义心中也暗自焦急。
从公文数据上来看,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,不知会有多少人挨不过这个冬天。这种糟心的局面周义绝对不允许在自己的治下发生。
太守府是待不住了,还不如出去走走,看看有什么解决的办法。
中平四年的冬天来得格外的早,虽然还没有下雪,但是寒风刺骨。
刚出太守府的周义不由得紧了紧领口,接过下人拿来的披风,吩咐叫上刘备。
虽然刘备等人前天刚来,但周义也没给他们准备休息时间,一大堆事等着那。昨天就各司其职,刘备更是早早的来刺史府报道了。对于周义的安排,刘备倒是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,并且积极的处理公务。不懂的就虚心向手下的人请教,一点架子都没有,几个文书倒是对刘备评价都不错。
“府君,你找我。”不一会,刘备一路小跑着过来,对周义倒是很尊敬。
“玄德,你和我出去走走,看看这襄平的风貌。自从来到辽东,还没有好好的看过这襄平城。”周义招呼刘备一同上街,又命下人拿来一件披风。
“我看玄德衣着单薄,还是加件衣服的好。”
襄平就是辽东太守的所在地。
襄平是辽东最富庶的地区,可是周义看到的情况却连陈留都不如。房子的轮廓都在,但是却没有多少人气,家家关门闭户,街上行人稀疏。
墙角,街边倒是有不少流民讨饭,衣不蔽体,赤脚无者比比皆是。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。可是街上本来没有多少行人,又能乞讨到什么。
看到周义等人过来,街上有不少人都想过来乞讨,但是又犹豫不定。实在是周义等人在这群人中太显眼了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贵,说不好还是个当官的。这个时候民众对官府有一种本能的畏惧。
这倒是周义的失误,出来的时候没想那么多,还有两个亲卫穿着盔甲,带着刀剑。本来为周义的安全着想,倒是拉开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。
“哥哥,哥哥,能给点吃的吗?小小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。”转过街角,有一个小女孩跑到周义面前。大冷的冬天,只穿着一件单衣,光着两只小脚,冻得通红,肿胀。如果天再冷一些,非冻裂开不行。
“哥哥也没有吃的,我给你些钱好不好。”看着小女孩黝黑而又冻得通红的脸,以及可怜巴巴的眼神。周义鼻子一酸,差点眼泪流出来。说着周义拿出一锭银子,要给小女孩。
刘备伸手拉了拉周义衣袖,对周义摇了摇头,看了看街边。
周义一愣,随即明白了。给钱给的太多了,小女孩并没有保护自己财产的能力,没看到街边目光不善的流民吗。给出的钱财,说不了会害了小女孩的性命。
第(1/3)页